12月7日,隨著新一股強冷空氣到來,山西全省各地氣溫普降4—7攝氏度,在最北端的大同市,達到零下21攝氏度,在最南端的運城市,達到零下3攝氏度。與此同時,在電網迎峰度冬各個工作現場,公司系統廣大干部員工正冒著嚴寒堅守崗位,盡心盡力做好各項工作,千方百計保證群眾的用電需要,為這個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濃濃暖意。

科學謀劃保負荷
進入12月后,公司發展策劃部員工的每日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密切關注各地用電負荷增長情況,以檢驗年初下達的電網投資是否精準,是否能夠滿足負荷快速增長地區的用電需要,特別是能否保證冬季用電高峰條件下群眾正常的生活和采暖需要,為下一年電網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今年,受“拉尼娜”現象影響,山西寒潮提前來臨,強雨雪、大風降溫等惡劣天氣概率增大,用戶用電需求迅速攀升。為此,公司進一步科學謀劃電網布局,加大電網投資,以確保冬季大負荷情況下電網輸送能力不出現卡脖子問題。
“經過精準預測,今年我們在電網投資方面重點給予臨汾、運城、大同一定傾斜。事實證明,這幾個地區進入冬季用電量增長確實迅速。其中,11月份臨汾增長21.06%,運城增長13.47%,大同增長12.63%,位居全省前列。”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投資管理處和建民處長說。
數據顯示,1—11月份,公司電網基建投資完成104.05億元,同比增長20.28%;其他主要專項累計完成17.17億元,同比增長4.6%。這些投資的及早到位,為堅強山西電網,提高輸送能力,順利迎峰度冬奠定了堅實基礎。
解決了輸電問題還得解決發電問題。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方面,公司調度控制中心積極組織省調各發電企業努力多發多供,滿足全省用電需要。11月份,全省發電完成313.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19%。另一方面,調度控制中心加強與各市級供電公司協作配合,統籌調配所發電量,做到既滿足需要,又不造成浪費。11月份,全省全社會用電量完成212.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4%;外送電量完成10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7%。兩者共計用電313.56億千瓦時,與當月總發電量僅相差100萬千瓦時,相差率為萬分之0.3,這在負荷精準預測和經濟調度方面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用“完美”二字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公司上下的科學統籌和緊密聯動,為全省從容應對冬季用電大負荷來臨掌握了主動權,避免了有電用不上和電力不夠用的被動局面。這在各地表現尤為突出。11月9日17時57分,大同電網全網負荷達到200.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11.5%,是當月以來第二次創歷史新高。11月23日,長治電網用電負荷達到274.4萬千瓦,一舉突破了去年冬季263.1萬千瓦的歷史最高紀錄,比歷史同期更高出13個百分點。但依靠堅強電網和科學調度,供電始終平穩如常。

靠前服務保供熱
在山西,采暖季長達4—6個月,采暖的形式有燒煤、燒柴、燃氣、燃油、用電等多個種類,這其中,以燒煤的集中供熱為最多,共涉及約700萬戶2200萬人,分別接近全省總家庭戶數和常住人口的60%。這對于熱力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對于電網企業而言,同樣責任重大。陽泉供電公司總經理任戰虹說:“保證群眾溫暖過冬是這個季節最大的民生,電網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協助各供熱單位做好工作,將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為此,公司系統上下一心,靠前服務,圍繞保供熱打好主動仗。
作為省會城市,太原市的集中供熱戶數和供熱面積均為全省最多,分別達到130多萬戶和2.11億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熱單位分別有國電太原市第二熱力公司、太原市熱力集團公司等4個,今年又增加太原東峰燃氣調峰熱源廠一個。為了確保熱源廠如期投用,群眾溫暖過冬,太原供電公司多次上門進行走訪,及早落實送電方案,并于10月12日完成熱源廠供熱用電全部工作,為熱源廠提前開啟冷態試運行,按期于11月1日正式供暖創造了有利條件。
不僅如此,在太原市其他集中供熱熱源和59個分布式熱源點,都能隨時看到電網員工的身影。他們為了群眾冷暖時刻守護在這些熱源附近,一有情況隨時出發。文華苑熱力站承擔著文華苑小區、文興苑小區、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宿舍共2000余戶居民以及附近3所學校的供熱任務,站里人員感激地說:“供熱系統自10月20日全面啟動以來,熱網循環水溫度一直保持在85攝氏度以上,周邊居民普遍反映良好,這都多虧了供電公司人員對站里用電工作的悉心指導。”
據悉,為保證如期完成供熱設備調試、冷態運行、升溫試運行和正式供熱的用電需求,自9月起,太原供電公司就開始實地走訪了解供熱企業的實際用電情況及需求,主動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用電咨詢等相關服務,調動內部資源,開辟“綠色通道”,10月底前就完成了綜改示范區雙良供熱項目、城南熱源廠增容、“煤改電”項目等20個供熱項目的新裝及增容用電,保障了7410千伏安供熱用電負荷順利接入太原電網。
大同市地處山西最北端,是全省冬季最冷、啟動供暖最早、結束供暖最晚的地方。在今年的迎峰度冬保熱源中,大同供電公司積極響應供熱公司提前供暖需求,加強電網運行和有序用電管理,統籌安排方式計劃,提供優質高效供電服務,在9月初即完成28個供熱變壓器的恢復送電,10月上旬完成4座新建供熱變電站全部啟動送電,全力為全市10月12日集中供熱鋪平道路。許多市民和熱力公司人員紛紛對電網員工表達了深深敬意。一位熱心市民甚至在電臺特意為電網員工點播歌曲《為了誰》以表感謝。

深入排查保安全
11月20日,山西大范圍大風降溫并伴有雨雪冰凍,受此影響,忻州、呂梁、運城等地部分山區輸電線路出現覆冰現象,關鍵時刻,公司各單位緊急行動,迅速處置,防止了倒桿斷線情況發生,保證了沿線群眾可靠用電。
“這是入冬以來的一次成功應急處置,像這樣為保證迎峰度冬安全供電的事情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公司設備管理部副主任王鋼斌說:“迎峰度冬不僅需要充足電力,更需要可靠電力,如果經常性地出現供電故障,那么對群眾的生產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
圍繞上述目標,力公司各單位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和設備整治,不放過任何有可能影響安全穩定供電的絲毫問題,努力實現群眾過冬用電連續不中斷。
大同供電公司針對冬季各類工程項目趕工期,外破風險增加的特點,組織輸電運檢專業兩個防外破管控小組嚴防死守220千伏開馬線、大官Ⅰ線等7條線路共計12處施工隱患點。同時,圍繞防山火、防鳥害開展線路隱患排查,對30處山火易發區段全部安裝預警監測裝置,重點對位于山火高發區的220千伏雁趙Ⅰ、Ⅱ線進行通道治理,對220千伏唐馬Ⅰ、Ⅱ線,110千伏馬牽線、馬云線、馬時線等線路鳥害重災區補加鳥刺,有效保障電網安全。組織變電運維專業9個運維班開展迎峰度冬隱患排查,全面落實秋冬季防寒、防潮、防小動物、防風等各項措施,重點對28個風光并網間隔、5臺大負荷主變測溫巡視;對開源路等26座位于市區、縣城區變電站開展運維環境治理,清理站區及周邊易漂浮物;對220千伏壺泉站、御東站、羊坊站組合電器異常情況進行重點跟蹤,儲備備品備件,做好應急準備。
運城供電公司自10月初就全面開展迎峰度冬設備排查治理工作,將日常排查、專業化巡檢與專項排查相結合,深入所轄站線排查整改各類隱患缺陷1126項。特別是針對今年冬季低溫雨雪天氣增多,又新增11.9萬“煤改電”用戶的實際,大力強化“煤改電”設備運維,充分利用可視化系統加強配變運行監測,落實負荷切改、新增布點等措施,并制定“一線一案”“一臺一策”運維措施,確保“煤改電”供電安全穩定。此外,運城供電公司建立運檢系統24小時應急值班制,全面梳理應急搶修力量,完善各種物資需求2400余件,提前策劃組建搶修隊伍215支、應急車輛428輛,做足人員物資保障,全力確保冬季取暖季期間全市居民用電無憂、溫暖度冬。
太原供電公司自2020年9月開始,按照“變及時搶修為主動運維”的服務理念,組織各供電所開展“擰緊‘煤改電’最后一顆螺絲”行動,逐戶對表計和用戶側開關的螺絲進行緊固。2020年供暖季開始1個月以來,太原親賢營業站轄區“煤改電”用戶故障報修率同比下降了77%。
正是由于各單位對安全供電的高度重視,才一次次防止了故障發生,一步步提升了供電品質,一遍遍迎來了群眾稱贊。截至11月底,公司供電服務指標電網頻率合格率完成100%;城市綜合電壓合格率累計完成99.999%,比計劃提高0.004個百分點;城市供電可靠率累計完成99.9694%,比計劃提高0.0164個百分點;農網綜合電壓合格率累計完成99.981%,比計劃提高0.281個百分點;農網供電可靠率累計完成99.8437%,比計劃提高0.0347個百分點。
可以預見,隨著迎峰度冬工作的持續深入,公司的各項供電服務指標一定會再次刷新。惟其如此,才是對“人民電業為人民”服務宗旨最好的詮釋,才是為全省3700萬人民雪中送炭最好的體現。